中国区块链专利申请量全球第一,但这个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行业,还需要“专利思维”吗
区块链,正当红!不久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公布的《2019年区块链白皮书》中提到一个数字:目前全球公开区块链专利的申请数量高达1.8万余件,中国占比超过半数,居全球第一。
超高的区块链专利申请数量体现了我国从业者在这一新兴技术方面的布局。但是,近期也有不少业内人士呼吁,不要太过于迷信区块链的专利申请量。这是因为,那些被公认为“厉害”的区块链技术并没有申请专利。有专家指出:“太过于看重专利,或许反而不利于推动中国区块链发展。”
区块链技术飞速发展,“开源”是重要原因之一
“区块链”又称“分布式账本”,是指一种实时记录全部交易的去中心化公开数据库。程序员出身、中国最早的数字货币和区块链技术的研究者、实践者龚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区块链技术发展至今已经历了三个阶段,不过技术还没有完全定型,目前仍处于飞速迭代阶段。
据悉,区块链三阶段的代表性技术分别是:比特币、以太坊和波卡链(Polkadot)。三者的共同点是:都是由一个个信息块组成的链状结构,都有去中心化的特点。不过,“链”不可能只有一条,波卡链技术的出现解决了链与链之间的通信问题,被视为区块链技术的一大飞跃。
从2009年第一个区块链的50枚比特币诞生,到如今,区块链技术已发生翻天覆地变化。谈及区块链技术飞速发展的原因,龚鸣直言:“几乎全球主要的区块链技术都是完全开源的。”所谓开源,是指开放源代码,软件的著作权持有人在软件协议规定下保留一部分权利并允许用户学习、修改以及以任何目的向任何人分发该软件。从现实来看,无论是比特币、以太坊,还是波卡链,这些项目的开发者都没有将这些技术申请专利,而是将代码完全公布,任何人都可以免费获取、研究和再使用。
从保护到公开,因为区块链重构了信任
相形之下,申请专利是为保护创新者的积极性所采用的一种法律手段。以创新药为例,新药研发往往需投入大量时间和金钱,如允许后来者直接模仿生产,其成本会比创新者低很多。故此,为保护创新者,法律允许创新者在一定期限内独占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权。
那么,为何区块链大佬愿“无私”公开研究成果,完全不求回报呢?龚鸣说,这其实是种“误解”,根本原因在于,区块链本身就能让开发开源软件的人获得收益,而不用通过专利保护来定义每个人的贡献。“好比小区里有个车位,停车人需缴纳停车费。申请专利就如同在车位前装根保险杠,如果不缴费直接撞断保险杠开出去,就要罚款。而区块链的做法更体现互联网思维,相当于放个二维码,只要车停进来,在车位上可以自行记录并扣款。”
长期关注区块链技术的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金爱民表示,区块链的本质是重构一种不需要第三方“背书”的信用建立机制。因为每一件做过的事情,都会在“链”上产生数据,不可更改,也不会消失。如果区块链本身就可以保护创新价值,那么用申请专利来保护创新的这种形式也有望改变。
龚鸣也认为,区块链开发者不仅不要把技术藏着、掖着,而是要拼命推销技术,因为只有更多人认可和使用自己的技术,这种技术才更有活力,也会带来更大的效益。
国家应该如何促进区块链健康发展
“区块链很可能是人类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行业。”龚鸣说,“当我们步入‘区块链时代’,其实已经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技术时代,如果继续沉浸在过去大公司的‘专利思维’,恐怕不仅仅是落后,而是将会完全脱节。”
那么,从政府层面来说,应如何促进区块链产业健康发展呢?龚鸣认为,现在区块链业内呈现的状态和互联网刚兴起时很像,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因此,政府应鼓励底层技术的开发,鼓励程序员们共享技术,鼓励建立更多开源社区,有力扶持我们自己的开源社区力量,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开源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在这一点上,上海是有优势的。”龚鸣补充说,上海是全国区块链技术讨论最活跃、研发氛围浓郁的地区,早在比特币刚兴起时,就汇聚了一大批研发技术的人。
据上海区块链技术协会公布的数据,目前上海的区块链研发企业数量超300家,涌现了万向区块链、分布科技、金丘科技、点融等区块链底层技术平台,应用场景涵盖金融、医疗健康、航运物流、供应链管理、文化娱乐等多个领域。在未来的中国区块链产业格局中,上海地区必将是推动该产业高速发展的主引擎之一。
标签: 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