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主要来源于古羌人,刚开始并不叫彝族,是建国之后才改的名字。千万不要低估彝族,它是我国六大少数民族之一,人口主要是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和广西的山区和沿海丘陵之间。自去年年底,彝族总人口已经有871万了,是个非常庞大的少数民族了。彝族人的祖先是在青藏高原附近生活的古羌人。
根据中国和彝族的权威史料记载,在古代,彝族与分布在中国西部的羌族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因此,彝族应该是从古羌族进化而来的。从公元前4世纪开始,古羌人大规模南迁,这些南迁的古羌人被称为氐人。他们从四川西部一直向南到云南北部,然后到广西南部。他们不仅带来了自己的文化,也带来了他们这个民族的习俗。其实,彝族的创始人不止一个,但最为出名的就只有支嘎阿鲁了。他不仅创造了彝族历史,而且也为彝族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时至今日,众多彝族人仍然视他为祖先;彝族的第二个创始人叫阿普笃慕,根据古代彝语书籍《洪水泛滥》中的记载,阿普笃慕生活在洪水时代,不仅被居住在各地的彝族人奉为祖先,也被称为六祖。希慕遮是第三个祖先,也是对彝族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人。他不仅制造了新石器文化,还发明了采矿技术和冶炼技术,为彝族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奠定了基础。彝族人的新年是在每年冬至的前后,就像我们的春节一样。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小海镇,有一个小村庄,这里就是传说中彝族祖先的出生地。在这个村庄里,有一棵历经沧桑的马桑树,它见证了彝族人民的过去,也描绘着彝族人民美好的今天。
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北部、东部、南部、东南部、西部、中部6种方言,其中包括5个次方言,25个土语。彝族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四省(区)的高原与沿海丘陵之间,主要聚集在楚雄、红河、凉山、毕节、六盘水和安顺等地,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彝族人口数为8714393人。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地区和方言不同,彝族支系繁多,有许多不同的他称和自称,主要的他称有"夷"、"黑彝"、"白彝"、"红彝"、"甘彝"、"花腰"、"密岔"等。主要的自称中,云南昭通、武定、禄劝、弥勒、石屏,四川大、小凉山的彝族自称"诺苏"、"纳苏"、"聂苏",这部分彝族约占总人口的1/2。云南哀牢山、无量山及开远、文山、马关一带的彝族自称"密撒(泼)"、"腊苏(泼)"、"濮拉泼"、"尼濮"等。贵州的彝族自称"糯苏"、"纳"、"诺"、"聂"等。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民族识别,按照广大彝族人民的共同意愿,以鼎彝之"彝"作为统一的民族名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