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文学家研究这些巨大的由尘埃、气体和恒星组成的系统时,会不断问自己一个问题——这些星系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在寻找答案时,他们将望远镜转向太空,试图解开这个谜团。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团队从一个接近宇宙极限的地方探测到了一个发光的圆盘状星系。光花了大约125亿年才能到达地球,这意味着这个星系是在宇宙大爆炸后大约15亿年形成的,这可能是宇宙刚诞生时期的第一批星系。
研究小组是在使用世界上最强大的望远镜之一——ALMA(阿塔卡马阵列望远镜)时,意外发现了这个星系。它在到达地球的途中吸收了一些光,说明它曾经隐藏在太空的黑暗中,所以一直不被人们所发现。
马克斯·普朗克天文研究所的天文学家说,先前的理论研究暗示了这些早期旋转的富含气体的盘状星系的存在,现在由于有了ALMA,我们现在有了明确的证据,它们早在宇宙大爆炸之后的15亿年就出现了。
为了纪念天文学家亚瑟·沃尔夫(Arthur M. Wolfe),他们把这个圆盘状的星系命名为“沃尔夫星系”。
研究小组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测算出这个星系的自旋速度约为每秒272公里,质量是太阳的50到100倍,它可能是早期宇宙中转速最高的盘状星系之一。”
这项发现提供了一些有关信息是如何建立的线索,以及为什么星系经常是以圆盘的形状出现:宇宙中巨大的暗物质球体为气体和尘埃落入提供了骨架,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汇聚的灼热气体和尘埃会相互吸引,同时会吞并其他一些星体物质,最终形成一个体量巨大的、自旋的圆盘状的星系。
这一结论推翻了之前圆盘状星系形成理论,但在宇宙大爆炸之后15亿年这么早的时间内就出现了盘状星系,还是第一次发现,关于星系形成原因这一学说,科学家们还在通过对太空的不断探索,继续研究中。
本周三,SpaceX首次史无前例的将两名宇航员送入太空,将是人类探索太空的又一次进步,大家拭目以待吧。